2014年3月29日 星期六

[轉]以理性分析,以價值判斷

台灣網友梅亞的文章。社會上常常發生具爭議的事件,正反雙方往往也有各自的理據,如此「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」的情況下,應如何作判斷呢?

特此鳴謝梅亞願意讓我在此分享此篇文章。

註:原文沒有文題,文題為筆者加上去。

-----

最近事件發生以後,我聽過不只一個人說,他們很努力的想要關心,然後看了很多的文章和資料,但是漸漸卻被過多的資訊而弄得頭暈腦脹,已經不知道該信哪一邊了。

的確,值得被拿出來討論的事情,必定都是旗鼓相當,有利有弊。但是任何議題,討論到最後,真正重要的不再是用「利弊」衡量,而是「價值觀」。


什麼意思呢?先放下服貿,舉個別的例子。就拿萬年題目:死刑存廢來說好了。

先假設你和台灣大多數的民意一樣,支持死刑,一聽到廢死就說:「啊不就是那個只考慮到兇手人權,罔顧被害人家屬的,一群腦洞人權組織啦,家裡沒死過人不懂......」

如果是這樣,那就是放棄思考,只用自己的既定觀念去看議題了。希望大多數的人不要抱持著這種心態。

所以,你必須開始搜集資料,而且務必要正反雙方的都兼顧,只看自己想看的,下場就是越走越偏。知己知彼,才能有下一步。以廢死來說,你了解到加害人、被害人家屬的心聲,知道法律上有冤獄、無期徒刑的漏洞,知道兩邊的利弊,而且確實理解這些利弊是由理性的推論而來,並非憑空捏造。

終於,你看過了夠多的資料,聽過了夠多的看法。真正困難的才要開始:要替兩邊做衡量。好比把各種優缺點都放在天平上,比較孰輕孰重。

但是太多事情無法量化處理。這不是會計,只要處理數字。到底罪犯的人權比較重要,還是應報理論為上?這完全是價值觀取捨。而價值觀無分對錯,但是在你的心目中,必定有些較為優先。俗諺告訴我們:「百善孝為先」,你可以同意,也可以不同意。這就是一個價值觀取捨的問題。

也許在這一番思辨之後,你的立場依然沒有改變。但是,中間的過程不可省略。這也許很辛苦,很耗時,但是對於攸關生死的大事,這一點工夫是必須的。柏拉圖說:「不關心政治的懲罰,就是被糟糕的人統治」


不要再說「我覺得各有利弊,所以不表態。」認真地問你的心,到底經濟重要,還是自由重要?如果你是非常認真的人,甚至可以進一步想,貧富差距有什麼不好?自由競爭又有什麼好?很多事情並不是利弊,因為真正的「利」和「弊」,也都只取決在你怎麼想而已。

所以,這時候,一點點的「煽動」就是必須的。因為價值觀已經是無法以理性思考就決定的,反而需要感性,需要信念。當一篇文章提出感人肺腑的故事當成例子,其實就是在企圖影響別人的價值觀。


最後,即便有了自己的立場,也永遠不要忘記,持續思考,保持開放的態度。我相信,如果在民主社會中每一個公民都能有如此素養,這世界會更和平美好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